小说简介:

李晚央穿越了,穿成了礼部郎中李家的庶女。

姨娘早逝,独留她与弟弟在府中讨生活,偏还长着一张艳若桃李的脸庞,被相貌平平的嫡姐李仪薇处处针对。

好在李晚央心有成算,靠着一手好医术经营出人际网,攒下银钱,护住弟弟。

等到及笄,她给自己设计了一门好“亲事”。

正要拨开云雾见天明,不料为给李仪薇固宠,李晚央被当家主母一起打包送入宫中。

她恨极。

人生轨迹被打乱,从此囚入深宫。

宫斗是吧?第一个斗的就是你那宝贝心肝女儿。

半月后,宫中传来消息:

嫡女李仪薇容貌有失遣送出宫!而庶女李晚央却被封贵人!

.

一开始,李晚央以为陛下只是被自己这张脸迷住,故而偏宠。

是又如何?宫里陛下才是最粗的大腿。

李晚央紧握圣宠,把皇帝当上司伺候、琢磨。

可是后来,他看她的眼神越来越深情,不是很清白的样子。

.

萧衍十二岁那年,先皇驾崩,四皇子与太子争权,他被迫流落民间。

生母平凡,他无助力,吃尽苦头。

他曾与乞丐为伍,也曾与野狗夺食,最艰难的时候,他受伤高烧在郊野庙内,命不久矣。

此时有一女子为他处理伤口,救了他一命。

后来,萧衍知晓了她身份,礼部郎中李家三姑娘。

这日,他在宫中见到了她……可她眼神清澈,似无旧情

第一章

晚春刚过不久,气候稍微暖和起来,李晚央指尖指向稍薄的长衫。

“就这件吧。”

贴身丫头替李晚央穿上,“姑娘,再搭件比甲吧。过会去大夫人房里,路上难免吹风,可别受凉了。”

“嗯,好。”

李晚央从善如流,任由沁春将比甲套上,心里想着及笄的事。

她穿越到大周朝已经快十五年,投生到礼部郎中李家。

生母身份卑微,是李大人的通房,生下李晚央后升为姨娘。

可惜后来因生弟弟李珏难产伤了身子,被当家主母送到庄子上静养。

说是养病,实际情况跟送人去死没什么区别。

那时候李晚央十岁,请求侍疾尽孝一同跟去。可姨娘亏空太多,她竭尽全力行医,也只续命两年时光。

姨娘死后,十二岁的李晚央不得不重新回府。

亲爹不问后宅,大夫人动辄立规矩,且因为一张极美的脸,被嫡姐李仪薇嫉妒打压。

好在后来李晚央展露医术,很快获得李父青睐,日子才好起来。

再过半年她就要及笄。

在大周朝,及笄代表着姑娘成年,已能待嫁。

而及笄礼盛大与否,代表女儿是否受宠。

“簪子就选那支木头梅花的。”李晚央吩咐,此次前去,还需扮低装弱。

沁春听罢拿一只梅花木簪,轻巧几下,挽出简单却清雅的发型。

“姑娘,你这张脸。真好看!”沁春嘟哝,看向镜中少女,哪怕在姑娘身边许久,还是会看呆。

李晚央也不恼她的话,沁春与她从小长大,情谊非凡。

“行了,别打趣我了。”她笑了笑,弹了弹沁春的额头,“走吧。”

女子步履平稳,挺拔如松。

穿过风雨回廊,来到大夫人的秋水院。

院前,大夫人的丫鬟前去禀告后,为李晚央撩开门帘。

堂前端坐一名中年妇女,穿鎏金穿花紫色长衫,面容严肃,正是大夫人庄氏。

其女李仪薇一身红色百迭裙,雏鸟似的依偎着庄氏,斜着眼瞟李晚央,表情轻蔑散漫。

旋即又咬咬嘴唇,眼里有藏不住的嫉妒。

明明是贱婢生的低贱庶女,却有着这般容颜,让她如何不恨。

李晚央装作没看见,规矩请安。

“母亲福安。”

大夫人面容冷淡,开门见山,“起吧,今儿个天气这么冷,怎地想到来我这里了。”

李晚央坐在一旁,低头装作害羞。

“是为了女儿的及笄礼,虽说还有半年,想想却着实紧张……”

李仪薇嗤笑一声,“你那小场面,连及笄正宾都没有,有什么好紧张的。”

大夫人拍了拍娇女的手背,似乎对她插话不满。

“府中嫡的庶的,长的幼的皆有章程,不容乱来,就凭规矩办事。你不必紧张,及笄礼当日来客应当不多,也不会太过繁琐。”

说出的话是顺着李仪薇的。

暗含意思就是不会大办,她也不容李晚央的及笄礼越过李仪薇去。

李晚央早有所料,并不意外,她装作面露难色:

“可是母亲,昌隆侯府的侯爵夫人与女儿说好了,要来做女儿及笄礼的正宾。”

“母亲操持及笄礼,女儿感激不尽……可到时候若是过于寒酸小气,怕是会丢我们李家的脸。”

大夫人和李仪薇皆是一愣,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李晚央曾用医术救过侯爵府大姑娘,这她们是知道的。

可让侯爵夫人愿意做正宾,这可不是易事。毕竟李家不过是五品郎中,与侯府的门第相差甚远。

“你这般说,我却没收到任何风声。”大夫人并不松口,凝视着李晚央,“这事若是真的,我还得跟大人商量一下章程。”

这狐媚子,比杜姨娘有心机。

李晚央微微弯了嘴角,露出个腼腆的笑容,像春日里刚绽开的桃花。

“嗯,不怪母亲。这事我也是前几日才得知的,今日前来也是为了说这事的,没想到被姐姐一打岔……总之劳母亲费心了。”

李晚央并不紧张,此事她早就透露给父亲,能让侯爵夫人上府,他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为了长脸,他甚至还会吩咐大夫人将自己的及笄礼办得隆重些。

李晚央这般,气得李仪薇狠狠瞪了她一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是,晚央从小运气好。”李晚央微微一笑。

大夫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不经意道,“这女子及笄后就要相看人家,母亲一定为你找一户有福气的,延续你的运气。”

大夫人在福气二字上,格外语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她李晚央是李家女儿。那她的命脉就握在自己手里!

李晚央并不在意她的恐吓:“全凭父亲与母亲做主。”

达到了目的,李晚央一秒也不想多待。

她离开后,李仪薇一下子绷不住了,歪缠告状:“娘!你看她这个样子!”

“好了,别置气了。”大夫人搂过女儿,她虽然不甘,但涉及到侯府也不能强行潦草办宴。

“等她及笄,你父亲忙于正事。她的事,不是还由我做主。她长了这么一张好脸,怎么着也是该高嫁的……”

至于为妻为妾,对方品行如何,她就不能保证了。

从秋水院出来,回到采芳斋,天色尚早。

李晚央抽空配了几副草药,专门温养身子的,制成丸子到时候送给她交好的夫人姑娘。

这几年她为京中女子行医,颇有名声,也攒了私房。

午食是自己小厨房做的。

清蒸碧波鱼,火腿猪蹄汤,藕粉桂糖糕,还有时令素菜山家三脆,山药、笋、枸杞芽和藕,处理后佐以调料,特别是藤椒油,又爽口又美味。

“这道菜可以多做做,你们也可以吃吃。”

李晚央忍住继续吃的冲动,摸了摸小肚,放下筷子叮嘱。

沁春点了点头,“早知道姑娘喜欢,我跟王婶说过了多备上食材,明日也能吃到呢。”

李晚央欣慰,这几年和沁春真是培养出了默契。

午间歇晌后,李晚央拿出账本看。

眼神在纸上,思绪却远了。大夫人今日说的话,打的什么算盘,她是明白的。

她摩挲账本,朱笔划在一笔出错的账目上。

她自然不会任人宰割,早做了准备。

正在这时,沁春撩了帘子进屋,带来了好消息。

“姑娘,侯府有请。”

 


第二章

昌隆侯府有先帝从龙之功,被封“昌隆”,声名显赫,爵位世袭。

现如今府中侯爷上官大人不仅是京城恩泽公的名头,还在内阁担任大学士,手握实权。

其原配侯爵夫人石氏生了三个孩子。长子上官临川文采斐然,也已入仕。次子上官司衍则武艺出众,入了军中。

而侯府大姑娘,他们最宠爱的妹妹上官紫玉,就是李晚央曾经的病人。

李晚央快速换了衣服,穿着月白色衣衫配莲花掐枝百褶蓝裙,清净自然。

“姑娘,医箱和对牌都准备好了。”

沁春背着医箱,拿着对牌,两人从采芳斋回廊离开,来到李府侧门。

门房行礼,“三姑娘安。”

“起吧。”李晚央道,沁春从她身后上前两步,将对牌递给门房,“三姑娘要去昌隆侯府,你检查下对牌。”

门房不敢怠慢。

大周朝对女性虽然没有古时严苛,但也不是能随意出门的。

但传闻这三姑娘有一身好医术,让大人开了口子,交给她对牌。

凭此,她有需要,即可以马上出府。

“没问题,您请。”

门房看了两眼,明显就是意思意思,很快放行。

李晚央与沁春坐上马车,路过繁华的街市,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后,耳边的喧哗慢慢沉寂下来。

马车驶入了西城。

大周朝西贵东富南平北贱,越往西边,住着的都是达官贵人的居所。

将军府、侯府、宰相府等等,都聚集在此处。

马夫熟门熟路来到昌隆侯府,一名丫鬟早早候着,笑着迎了上来,“李姑娘来了。我们姑娘可是等着,望眼欲穿呢。”

这是上官紫玉身边的大丫鬟,名阮雪。

李晚央对阮雪道,“我也可着急呢,马不停蹄就赶来了。侯爵夫人忙吗,我先去给她请个安。”

阮雪的笑意真诚了些。

李家三姑娘虽然门户不算高,但礼仪却从不落下,很让人熨帖。

“夫人今日身子骨乏了些,便不用你再去请安了。大姑娘吩咐了,您直接跟我去她院里就行。”

李晚央从善如流,跟着阮雪。

侯府颇大,好在上官紫玉身份尊贵受宠,分的院子万香堂位置不偏僻,行了半刻钟,李晚央终于见到了人。

“快来品品,我这香能不能放店里去。”

院前繁茂的石榴树下,上官紫玉正在制香,浅紫色长衫打着襻膊,几名丫鬟侍奉左右。

她眼前实木长条桌上铺满了各种物什,李晚央打眼望去,看见了沉香木、丁香、姜黄等香材。

“你这是喜欢上了?”李晚央上前拿过香盒,轻扇嗅闻。

她与上官紫玉的缘分,除了是医师与病人,还是一同“创业”的合作伙伴。

有段时间上官紫玉睡眠不稳,李晚央送了自制的安神香给她,没想到效果极好,她又分了一些给侯爵夫人,也颇受好评。

大周朝香文化发达,但配香技艺不发达,到后面京中一些官妇甚至官员都想要她的香。

于是李晚央直接跟上官紫玉提议,要不要开一家售香店铺。

药香不分家,李晚央现代便是一名中医,也有制香的习惯。

对于香,有材料她就能配。

上官紫玉有些犹豫,开店对她来说还是太陌生了些:“这能行吗?”

李晚央干脆道:“没什么难的。铺子人手于侯府应当都是现成的,香方是我独家的,客源是已经有了的。”

她眨了眨眼睛,笑意溢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上官紫玉也不是傻的,转过弯来:“这意味着开了店,就是等钱进袋子里。”

“没错!”李晚央道,“而且除了安神香,我还有其他的香方,过两日我送来给你闻闻,撑起一个香铺没问题的。”

李晚央有产品,但她没有本金,也难以找到信任的人看铺子。

侯府忠正,上官紫玉天真良善,是最好的金主人选。

后来上官紫玉闻了李晚央给她的妙高香、鼻观香、龙涎香后,马上找到侯爵夫人,将此事定下。

上官紫玉人善,主动提出,让李晚央拿两成利。李晚央无不答应。

铺子一开,果然在京城声名鹊起,财源广进。

只不过大家都以为是侯府的生意,没人知道这背后竟然有个五品郎中庶女的身影。

“怎么样怎么样?”上官紫玉缠了上来,她是真喜欢上了香,“我用了沉香三两、栈香三两、檀香一两、乳香一两……”

“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李晚央沉思片刻,道:“试试加些荔枝壳,会增加些甜,便华美而润了。”

上官紫玉想了想,惊喜抚掌,连连点头。

“荔枝是很适合的,能中和一些沉闷,好好,不愧是晚央,我下回便试试。”

两人回到屋内,丫鬟上茶,上官紫云看向李晚央,滴溜溜的眼睛转了转。

那边李晚央轻轻揭盖,撇去浮沫,行云流水。

真是美人,动作也美。

李晚央知道上官紫玉观察自己,偷偷弯了弯嘴角,主动开口。

“你叫我前来,可是我求的那件事有眉目了?”

“是,找是找着了你要的那种人家……”上官紫玉没沉住气,颇为忧虑,“但是你想好了,真要嫁?”

“按照你的样貌、品行、能力,我可以帮你找更好的去。”

在上官紫玉看来,李晚央又美又有能力,虽然家世不算高,但父亲也是五品郎中。

何必嫁与一个太医署令,从七品不说,在朝中也无什么实权。

“我自然是想好了的。”李晚央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我家是什么样的情况,你也知道。”

“要是真要门当户对,或者好些的人家,大夫人定是会从中作梗的。”

李晚央支住下巴,继续道:“太医署令虽然听着不太好,但你帮我寻的肯定是好的。”

“医学之家,说不定还有些共同话题可以聊呢。还能允我成亲后行医,我手里有财,这于我最合适。”

大周朝不让女性做官,不然李晚央根本不想攀附人家,直接做女医去。

至于去独立门户去外面坐诊,身为礼部郎中的父亲绝不会答应。

别看她能得来对牌,全靠她治的是各个高门大户的夫人姑娘们,不损名声。

还靠的,是她每个月给中公交纳的银子。

上官紫玉听罢,想想确实如此。

“那我跟你细细说一下这户人家,他姓杜,家中父亲是太医局令,母亲已经去世,家中还有一个妹妹。”

没有婆婆,事儿少。李晚央点点头。

“杜太医风评不错,医术也颇为不错。虽沉默寡言,但我哥哥说,他温柔不争,做事有条不紊,很是不错……”

上官紫玉絮絮叨叨说完,想了想:“大抵就是如此。你可有什么想问的?”

“没什么了。”李晚央道,她说得实在详尽。

上官紫玉:“那行。你是我见过的姑娘里最有成算的,我就不替你瞎操心了。”

李晚央笑了两下,难得打趣:“怎么是瞎操心,侯爵夫人能来替我正宾,可是你的功劳。我真是感激不尽。”

上官紫玉:“可别跟我说这那的,要这么说,你还对我有救命之恩呢!”

又转回话题:“那我让阮雪去跟他家说说,等你及笄后,就上门相看去。”

李晚央便心里有数了,及笄后,她就能奔向新生活。

至于出嫁前,她有份大礼送给大夫人。

 


第三章

从昌隆侯府回来后,李晚央一直宅在采芳斋。

平日看看医书,配配香丸,除了去请安,看弟弟李珏外,别的一概不管。

及笄之事大夫人得到李父确切消息,应当会按部就班安排起来,不需要她操心。

但没想到大夫人极看不得她优哉悠哉。

某日请安大夫人道:“你年纪也到及笄,该学学怎么打理中馈。刚好拿及笄礼练练手。你姨娘不在,我在。”

就这样打发李晚央自己来办及笄礼。

说得好听,有她在背后兜底。

实则巴不得李晚央出什么岔子,好讥讽一番。哪怕没有什么大问题,也能鸡蛋里挑骨头,每日逮着李晚央训话。

李晚央打起精神,全力应对,不容大夫人用任何手段毁了她的及笄礼。

别说李晚央,就连跟在她身边的沁春,这段时日也瘦了一圈。

两人回了院子,李晚央遭不住,揉了揉腰:“今日吃锅子,让王婶多准备些食材,我想吃猪蹄、羊肉片还有面。”

沁春点头,安排后回来。

李晚央心疼地安慰道:“快了,再过两天,她就顾不上对付我了。”

沁春点了头,她与李晚央几乎没有秘密,很快想到了她话里的意思。

就这么过了两日,李晚央如往常一般在秋水院“上班”。

帘子掀开,带来一阵风,大夫人的嬷嬷快步走近,脸色焦急,刚站定就止不住的喘粗气,有些惶然地叫道:“大夫人……”

大夫人见状,马上将李晚央支走:“三姑娘,去看看采买鲜花的人回来没,好好清点一下,别漏了数目。”

及笄礼宴请当日要将场地重新布置一番,自然需要添置一些盆景来。

“是。”

李晚央从善如流,步伐轻盈的往外走。

李晚央没走远,回首看见姜嬷嬷退了出来,看了看四周后,将房门关上。

她心里默数了十个数,又折返,停在屋前不近不远的地方。

一副有问题着急,想要请教大夫人的模样。

守门的丫鬟便也没有借口让她离开了。

不多时,屋内突然传来瓷器或是陶器落地的声音,清脆碎响。

李晚央听见大夫人怒声:“李君景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孩子们已要及笄了,他竟然在这个时候,要收一个烟花之地的舞姬入府!”

随即是姜嬷嬷宽慰与安抚的声音。

李晚央看了守门丫鬟对视一眼,局促道:“夫人既然有事,我就自己先想想办法,之后再来找她拿主意。”

说完离开, 转身的瞬间,嘴角泛起一抹笑容来。

李府大夫人庄氏在娘家很受宠爱,养成了狭隘的胸量。

她也知道男人有妾很常见,应该装作大度的样子,但是人之感情如何能控制,嫉妒藏在她每个毛孔里。

刚嫁给李君景还能装一装,后来暴露了真面目,想将他的通房——杜姨娘,李晚央的生母打发掉。

可杜姨娘只是一名卑微的通房,她从小入府,身为奴婢,对李大人的“喜爱”没有任何反对的权力。

主母入府后,她丝毫不敢懈怠,对她恭敬臣服。

甚至在大夫人庄氏生病时,亲手伺候端茶送水,熬到天明。

“在府里,比起大人,当家主母才是能定夺我们生死的人。我对夫人敬服些,以后也能给你多要点好处。”

那时候杜姨娘怀着李珏,因怀孕憔悴的脸上,浮起温柔与期待,她拉着李晚央的手,轻抚腹部。

“晚晚,娘只希望你们都过得好些。”

李晚央看着杜姨娘高高隆起的腹部,心里只有担忧。

这一胎不是很好生。

果不其然,杜姨娘生李珏时大出血,差点就没命了。

李晚央在门口想要冲进去帮忙,大声叫着姨娘,却被大夫人带来的嬷嬷,狠狠地按住了手脚。

无论李晚央怎么哀求,大夫人都不为所动。

她气定神闲,给姜嬷嬷使了个眼色。

“你一个小孩子,进去也只是帮倒忙,来人,将三姑娘送回房内。”

那一夜,李晚央心急如焚,如蚂蚁全身乱爬。

她终究不是真的小孩,趁着夜色,从窗户翻了出去来到了杜姨娘生产的院子里。

也是在产房的窗下,她听见了姜嬷嬷的声音:“差不多了,给她含片参,是死是活看她自己的造化。”

原来这一切都是大夫人的安排。

李晚央脑内轰然爆炸,心神一片空白,随即手脚冰冷,对后宅阴私有了实体的恐惧。

大夫人一行人抱着刚出生的小儿,扬长而去。

李晚央从阴影里走出来,踉踉跄跄来到杜姨娘床前,她紧闭双眼,面色如白纸,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她还活着。

李晚央便什么都不再想,只想救下杜姨娘。

人活了,却伤了根本。

当年冬日抵抗力低,染了风寒,被李大人和大夫人一起决定,送到了郊外庄子。

“姑娘,给。”沁春给李晚央递了一杯果茶,清甜暖胃,“兰娘要入府,姑娘看着不是很开心”

“这又不是什么好地方,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李晚央回过神,院里石榴树微微长出橙色的花朵,多了点颜色。

沁春早已经习惯姑娘的心软,道:“这里总比烟花之地好,又有我们给的消息,兰娘总会过得越好越好的。”

又道:“兰娘跟我说了她是愿意的,您不要心里不舒服了。”

“也是。以前我姨娘良善,好在兰娘不是。”

李晚央喝了口果茶,心神重回平静。

兰娘与沁春是同乡,入了青楼后仍互相有联系。

知她得了病,沁春不忍兰娘受折磨,于是求李晚央救她。

她本意只是想让李晚央给个药方,死马当活马医。

不曾想李晚央当即决定亲自行医。

只不过,李晚央行医后就跟兰娘提了——想她接近李君景入李府的事。

“我会告诉你他的喜好禁忌,以及府中情况,以后你若有麻烦都能来寻我。”李晚央收了银针,已经稍微长开的脸上,是不该有的沉静。

“等你考虑好,做了决定,可以让沁春告诉我。”

兰娘想都没想,马上应下了。

她愿意搏一搏,得李三姑娘救治,还是死;礼部郎中的贱妾,还是烟花之地的舞姬。

这还需要考虑?

 


第四章

兰娘能在京城最火的青楼绮春坊站稳脚跟,悟性、情商和耐力自不用说。

为了能成,她甚至咬咬牙,在李晚央的安排下从头开始学认字。

随着她的病日渐好转,她在绮春楼的人气也渐渐升高。

人设、相遇、相处都是为李君景量身定制的解语花,他如何不上头?

庄氏前去书房寻人,一脸怒气冲冲。

李大人满脸不悦,放下羊毫墨笔:“你做什么这副样子?”

庄氏哽着一口气,实在想爆发,强忍着憋了下去。

“大人安。”她行了个半礼,“大人昨晚没回府,我整晚没睡,实在担忧。”

“刚刚又听见下人嚼口舌,说大人要带一舞姬回府。这般诋毁大人实在可恨,让我如何不气?”

庄氏话里有话,暗暗试探。

李大人皱了皱眉,开口却是训斥:“你如何管教的下人,胡乱开口轻浮家风,实在不该!”

庄氏低头彷佛听训,等着他的后话。

“我正打算晚点去找你说这事,那名舞姬名叫兰娘。”

“兰娘不是你想象中那种人。她一介弱女子流落那种地方,洁身自好,又有才情,实在不容易。”

庄氏蓦然抬头,打断李大人的话茬,话里藏不住的情绪。

“那般地方,哪有什么洁身自好?!”

她已经很久没感受过这种血气上涌的羞耻感,大声道:“我不允!”

“庄氏,你要犯七出?”李君景面色噬人,凝声道。

他可以不纳妾,但只能是他不想,他若想就不容庄氏阻止。

为夫主纳妾,是正妻该做的事情。

庄氏一下子面色铁青,眼里有略有泪光:“老爷,我嫁与你,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望你给我体面。”

偏偏是青楼的舞姬!

但李君景态度坚决:“什么体面不体面,你仍是你的正妻。这两日择个日子,将人带进来。”

没过几日,兰娘就被抬入府中。

李大人亲自发话,不仅将她安置在柳风院,还连着两日夜夜去她那里歇息。

庄氏心里堵着一股气,一下子像是老了好几岁,脸色憔悴里透着青。

自然也没有精力再找李晚央的茬。

让李晚央快活了不少。

下人们都在说,新来的兰姨娘,对待他们出手大方,还都是客客气气。

真是人美,还心善,养了一只流浪的橘色狸奴。

这日,猫不知怎么的窜到了三姑娘院里,兰姨娘便求见进了采芳斋。

李晚央支了一木棍,尾端挂着羽毛,小福——这只小猫被她逗得上蹿下跳,玩得不亦乐乎。

兰娘,不,也就是兰姨娘,穿着一抹天青色长衫,坐在一旁。

李晚央逗弄了下,又挼了挼小猫几下满足猫瘾。

问兰娘:“入府后,可还过得如意?”

“自然如意。”兰娘恭敬地回答。

她青丝扎得干净,只斜斜的簪了支黄梨木兰花簪子,没有一点风尘之气。

“正如姑娘所说,大人喜欢清冷之气的女子,既要有才华,又要对他崇拜攀附。”

“我照你说的做,很快就引起了他的兴趣。”

见李晚央听得认真,兰娘继续讲:

“进府后我去跟大夫人请安,大夫人气得砸了杯热茶,好在我早有准备躲过了。”

“但是大人见状很是心疼我,给我安排了离他最近的柳风院补偿。”

兰娘脸上有股心动的娇羞,稍纵即逝:“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李君景也不过三十出头,一表人才,能引得人心仪不足为奇。

李晚央心头一跳,只能提醒:“他若是喜欢你,就会视你作珠玉,处处为你着想。”

“可若是腻了,便如同路边的小草,看都懒得看一眼。”她缓慢道。

“是。”兰娘脸色一凛,暗自心惊。

李晚央提前布局,想要在大夫人心中刺一刀。

单单是兰娘入府这一举动根本不够。

她想要兰娘继续分宠,将大夫人慢慢逼疯。

可若是兰娘自以为找到良人,全身心寄托在李君景身上,肯定达不到目的。

而且受伤甚至丧命都是迟早,杜姨娘就是前车之鉴。

“大夫人不是好相处的,我这里有些银子,你拿去以防急用。”

后宅中馈是由一家主母掌管,现如今李大人上头,府中众人都高看兰娘。

可等她失势,踩高捧低的事情着实不稀奇。

“这我不能要。”兰娘咬了咬唇,垂下头,“我的命是姑娘救的,入府是我愿意的,挣荣华哪有没危险的。”

李晚央坚持:“兰娘,拿着吧。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风吹过了,石榴叶子簌簌作响。

兰娘抱着狸奴出了院,挂在腰间的荷包,隐约沉甸甸的。

这之后,大夫人又去找了兰娘几次麻烦,好在都被兰娘躲过。

作为反击,兰娘卖卖惨,娇弱懂事的样子将李大人抓得愈发紧了。

而李晚央忙着,忙着时间就过得很快,悄无声息。

直到沁春给她裁衣:“姑娘,这日子一天天热起来了,到你及笄礼,定是如这天一样火热。”

掰指一算,也就还有五日。

这之前,她瞬间想到,后日就是杜姨娘的忌日。

沁春也想到了,两人都沉默下来。

杜姨娘自冬日生病,熬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第三年夏日才终于去了。

因为是妾,就近潦草地埋在了庄子附近。李晚央自己为她设立牌位,每年祭祀。

三日后。

李晚央跪在牌位前,举香磕头。

李晚央前世没有父母,被老头收养养大。

老头是名老中医,他教她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她学中医认草药。

而杜姨娘,是这两世人生里除了老头以外,与她最亲近的人。

李晚央还记得她刚出生时,女人抱她的温度,温言软语的歌谣,轻嗔的教训……

“今年有好消息,可以跟娘说说。”李晚央絮絮叨叨,从早晨到晌午才说尽了话,从屋子里出来。

沁春守在门外,端着一盘茶,递了过去。

“姑娘,小公子来了。”

小公子李珏,李晚央的同胞弟弟,现在已经六岁,在外面跟着哥哥们入学启蒙。

只在每月十五得了空,才来姐姐这里。

外面阳光刺目,李晚央眯了眯眼。又拿过茶水,润了润嗓子。

“好,让王婶做碗红豆牛乳来。”李珏年纪小,对这种类似奶茶的东西,没有什么抵抗力。

李晚央见他喜欢,又来得少吃得少,并不拘着他。

“珏哥儿。”

 


第五章

小孩窝在院子石凳上,正自己和自己下棋,蹙着眉头,颇为沉稳的模样。

听见李晚央的声音,他惊喜地抬起头,黑葡萄一样明亮的眼睛,闪着光芒。

“姐!”他扑了过来,有了几分小孩的玩心,撞进李晚央的怀里。

李晚央扶住小孩:“小心点,别摔了”,她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揉了揉弟弟的发顶。

“见到姐,高兴嘛!”李珏绽开笑容,满眼是对李晚央的喜爱。

他一脸好奇:“姐姐去哪儿了?珏哥来了许久都没见着你。”

李晚央低头看向李珏,眼里有他看不懂的情绪。

杜姨娘去世的时候,李珏才三岁,他从没见过亲生母亲。

李晚央并没有将杜姨娘的死迁怒在李珏身上,因为她知道,杜姨娘只会想让他快乐的活着。

当然今日被他撞上,李晚央也不会故意瞒着。

李珏听见往日里一贯温柔的姐姐,声音有些飘忽。

她说:“珏哥儿,今日是杜姨娘的忌日,姐给她上香祭拜去了。”

李珏愣了愣,脸上没有了笑容,嘴角抿起,双手紧张地握拳。

他迟疑了一会:“身为姨娘的孩子,我、我也想去给她上一炷香,可以吗?”

李晚央自然毫不犹豫同意。

她再次庆幸李珏去启蒙入学,性子被掰了过来。

李晚央回来前,李珏被大夫人养着。在外人面前,大夫人对他无可指责,吃穿用度一切是好的。

但是李晚央看得分明,大夫人在捧杀这小孩。

后来李晚央找了个机会,让李君景重视起李家孩子的教育。

李大人请了夫子,将府内适龄孩子都送到前院启蒙读书。

这其中包括李珏。

离了大夫人,李珏慢慢的不再骄纵,有了谦谦君子的雏形。

“姨娘在天上见了你,一定很开心。”李晚央说着眼睛有些泛红。

不知道是不是血浓于水,两姐弟感情日渐深厚。

现如今这府中,最让李晚央牵挂的,就是李珏。

李珏上完香。

李晚央才知道弟弟今日过来,专门为送自己及笄添礼。

他虽然年纪小,每月有分例可以拿,偶尔还会因为学业优秀得到赏赐,就这么攒出的一笔钱。

这两日,他抽空派身边的人去买了这只纯金的素双钗。

“给姐姐,祝姐姐日后事事顺遂。”

李晚央心中难掩激动之情,她微微蹲下身体,倾向李珏。

“来,给姐姐戴上。”

钗子是最简约的款式,上面没有任何花纹与装饰,李珏只能买得起它。

他脸蛋微微泛红,看向李晚央,许下承诺:“等我以后长大了,给姐姐买更华丽更好看的饰品!”

“好,姐姐等着。”

李晚央爱惜地抚了抚金钗:“这个姐姐也很喜欢。”

“好不好看?”李晚央问沁春。

少女一头乌青色头发,简单的挽了个发髻,发丝流顺,浑然天成。

仅以一金色素双钗点缀,却格外雅致。

沁春连连点头。姑娘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李晚央又细致的询问了李珏的学习和生活,等到晚间,留他一起吃了晚饭。

主仆俩人打着夜灯,目送李珏离开。

这天后,及笄日很快就到来。

当日,李家门房打起精神迎客,心里暗暗惊讶,这庶出三姑娘的排场,比当初大姑娘及笄还要大不少。

除了上官紫玉,当初受了李晚央救治的人家要么差人送了及笄礼,要么也亲自到场。